PUA原意很單純,即是從心理、認知、自信、行為模式等等面相幫助單身男女認識異性並發展成進一步關係
不過之後...
應用廣泛,演變成以上對下、操弄及貶低自我認同,達到控制他人為目的
而PUA專家使用的一些技巧也牽涉到情緒勒索和煤氣燈效應。
PUA、情緒勒索、煤氣燈效應差別
到底PUA是什麼意思,其實沒有專門的心理理論解釋
不過很多心理現象和社會現象都跟PUA有關,從職場、學校、家庭、親密關係都可能發生
例如:Me too事件、校園/職場性騷擾。最常被提起的心理學現象是情緒勒索和煤氣燈效應。
不過...PUA不等於情緒勒索
因為PUA主要是利用引誘、鼓勵和責備交互使用的做法,以上對下、操弄及貶低自我認同,慢慢達到控制他人為目的;
情緒勒索主要描述親密關係中,一方不願為自己的負向情緒負責,企圖操弄他人的行為。因此PUA的範疇大得多。
同理,煤氣燈效應是指為了自己利益,而去影響他人認知和行為。
PUA則是執行者透過鼓勵與責備交互使用,使他人陷入認知不和諧、對自身更加沒自信,進而否定自我、同意加害者的行為和目的。
PUA人格特質?
國泰綜合醫院臨床心理師許峻維指出,一般來說PUA中常見的加害人及被害人的人格特質為:
被害人:無自信、有情感依附問題、順從性強、常自我懷疑和自責
加害人:自信、強勢、善於營造形象
PUA話術拆解:看懂常見PUA套路
曾經遭受PUA的人,可能有被貶低、羞辱、甚至摧毀自信的感受,常見的狀況包括被伴侶、主管嫌棄工作表現、長相、身材等等。
即使是常受讚美的人,也可能落入PUA陷阱。
發動PUA的人會刻意令你感到不安、受挫,正因為當事人平時習慣了恭維,因此反而會認為對方與眾不同,並努力尋求他的認可。
常見的PUA套路話術包括:
「除了我,還有誰會跟你在一起?」、「只有我能看出你的才華。」、「如果你表現好的話,我可能會給你一些獎勵。」
總結來說
PUA的過程很像「釣魚」,也就是誘餌、交替收/放線、持續收線、拾獲:
誘餌期:
虛偽但具吸引力的人設(假扮高社經地位、示弱)、稱讚對方、請對方幫點小忙,讓對方感到有價值、被看見。
交替收/放線:
時而稱讚、時而責罵的過程中,會讓對方出現認知失調,特別是職場新鮮人傾向損失迴避(避免責罵),逐漸認為是自己不夠好。
持續收線:
不正確的訊息和不合理的責罵之頻率增加,強度也增加,讓對方的自我認同、現實感產生扭曲。
拾獲:
對方變得無自信、貶低自身能力、服從。
PUA跟許多心理學理論有關,例如富蘭克林效應。
富蘭克林效應是指,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願意再幫助你一次
如果應用在親密關係上,可以解釋成如果要讓對方喜歡你,不是去幫助對方而是讓對方幫助你。
PUA技巧是怎麼讓對方落入陷阱?
PUA手法大致可以分成幾個:
虛假人設:
表面上光鮮亮麗、待你極好,但背底裡卻不是這樣。
示弱:
讓對方激起好奇、同理心或想努力取得或認識加害人的慾望。
給予讚美:
當對方對自己感興趣後,便開始讚美、鼓勵對方,使對方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進而滿足加害人的需求。
責備:
攻擊被害人的自尊心,讓被害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而更加卑微、更依賴加害人
這時加害人也會適時給予讚美和回應,讓被害人覺得依附、順從加害人是正確的,加害人更能予取予求。
雖然不是所有PUA都會有以上4種情境,但基本上都能環環相扣。
職場PUA跡象:如何發掘自己被主管PUA?
職場上,主管給下屬升職加薪的大餅,當下屬開始努力
一開始主管給予鼓勵和支持
不久卻開始雞蛋裡挑骨頭、公開批評讓下屬覺得自己很糟、想更努力表現給主管看
主管給予鼓勵並說「批評」是對下屬期望很高等等,讓下屬更努力完成主管任務
但最後升職加薪沒有實現,即便下屬再努力,主管也會把責任推給下屬。
被PUA怎麼辦?3個技巧遠離情緒控制
想避免被PUA,就必須察覺對方的異常行為、避免自己陷入負面情緒和悲觀心理。
許峻維臨床心理師表示,有以下做法可以避免自己陷入PUA精神控制而無法自拔:
了解自身優點:
PUA的加害人會透過責備、數落的方式使被害人失去自信,如果確信自身有哪些優點便可減少被影響的程度。
提升社會支持:
被責備、失去信心和自尊時,可以多跟朋友交談或諮詢專業人士,降低PUA加害人給予的傷害。
行為活化:
找開心或想做的事情去做,跳脫負面情境,或從另一個環境看自己是否真有那麼不堪
例如職場上被PUA,那麼可以從家庭或交友圈中觀察是否真的有那麼糟,或許在其他環境中自己是很優秀的。
=============================================================
「PUA」比起原指騙財、騙色的男性,描述的範圍更廣泛
包括:
對他人進行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貶低他人、情緒勒索、道德綁架、精神壓榨及控制...等,都可以稱為PUA。
漸漸地,「PUA」所指涉的對象也不僅用於男女之間
也可以用於家族中長輩與晚輩之間、職場中上司與下屬之間...等
雙方在權力和地位上不平等的基礎上,強勢方利用自己的優勢來使對方屈從或順服的情況。
PUA和情緒勒索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PUA」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一些互動技巧和策略來增加自己在異性間的吸引力,使對方在自願的情況下進行互動
讓被害者深陷情感中、產生依賴,之後再顯露本性,以情緒勒索的方式騙財騙色。
「情緒勒索」則是使用情感操控、威脅、控制等手段來操縱他人的情感和行為,被操控者的心理和情感是不快樂的,會深感壓力、焦慮、自卑...等。
簡單來說,受害者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PUA也可以說是更高端、聰明的情感控制手法。
常見的「PUA」行為1:虛偽的人設
這些人在剛認識你的時候可能有所隱瞞,以虛假的方式呈現自己,試圖符合你心目中對他的期望,塑造你希望他成為的那種形象。
尤其是在網路交友上,要特別留意這種手法!
常見的「PUA」行為2:忽略對方的拒絕
他們會對追求者提出拒絕或不感興趣的訊號視而不見,持續試圖引起對方的興趣,即便這種行為可能使對方感到些許的壓力和困擾。
常見的「PUA」行為3:輕微侵犯
他們可能會輕微地嘗試侵犯對方的身體,如:觸碰對方的手臂或背部、牽手、搭肩、擁抱、摸頭...等,建立身體上的親密感
常見的「PUA」行為4:展示自己的高社會地位
某些人會強調自己的社會地位、財富或成就,來吸引對方的注意和追求或崇拜,讓對方對自己產生好感,為屈服、情勒的合理性埋下伏筆。
常見的「PUA」行為5:套路和心理戰術
PUA常使用各種套路和心理戰術吸引對方的注意並建立連結,包括使用特定的對話技巧、忽冷忽熱的態度、撩妹手法、操控對方情緒...等。
常見的「PUA」行為6:情感控制
只要你對他產生好感、興趣,讓你產生「兩情相悅的錯覺」後
他們會開始以「愛」之名,方方面面控制你,讓你越來越覺得離不開他
並說出「如果無法滿足他的需求就是不愛他」等情緒性話語
嚴重一點甚至會詆毀對方,使用言語貶低、否定、威脅等手法。
「PUA」自救方法1:學習辨識操控技巧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了解PUA可能使用的操控技巧,就能在遭遇時加以避免!
如果你發現對方出現以上6個常見的PUA行為,或是嘗試操縱你的情感、想要快速與你建立親密關係...等
極有可能就是PUA的前兆。學習辨識這些技巧,並保持一顆警惕之心,不要受感情影響而輕易被蒙騙!
「PUA」自救方法2: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的價值
擁有良好的自尊心是避免受到PUA影響的基礎!
了解自己的價值和自信,不輕易受他人的讚美或批評左右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不過度依賴他人相當重要~
「PUA」自救方法3:學習自我保護、設定界限
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界限,學會說「不」,維護自己的個人空間和自主權,不要讓任何人逼迫你做出不適合的決定,保持自己該有的界線和原則。
「PUA」自救方法4: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與真正關心你的人建立健康、平等的人際關係,這些關係是基於尊重、信任和相互支持的,人生活在世上絕對不能缺乏知心好友!
當你產生自我懷疑,或在感情中受挫、懷疑自己被PUA時,也可以找好友討論,讓「旁觀者」協助你釐清事實全貌,避免誤入PUA陷阱。
「PUA」自救方法5: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如果你的情緒深受PUA的影響,有產生不良的想法或影響心理健康時,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如:心理師、諮商師...等,他們可以提供你情緒上的支持,協助你思考分辨並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模式,幫助你恢復自信和獨立思考。
===========================================================
我正在被PUA嗎?
喜歡PUA另一半的人有以下特徵:
使用羞辱性、貶低性的言語頓挫你的自信。
如:長成這樣除了我外誰會要你、你真笨沒有人會愛你。
施予威脅或暴力,讓你害怕離開或被分手。
如:我以前女友都沒說什麼,就你毛病多。
用甜言蜜語、送禮物哄騙你,讓你覺得要回報他、感激他、崇拜他。
用消失冷暴力,讓你極度沒安全感需要討好。
如:一吵架就搞消失聯絡不上人、不一定有吵起來但說話愛酸言酸語。
容易吃醋希望你斷絕與異性、同性的關係,讓你覺得只有他最重要。
哪些人容易被PUA?
別在意別人給你的評價。
當別人不開心時,容易把他人的情緒當成自己的事,甚至擔心是不是自己造成的。
過度配合他人的期望與需求。
常常懷疑自己的感受與判斷,需要尋求別人的建議,而非採納自己的看法。
許多心理狀況都會追溯到成長背景、家庭關係,並非在家暴、破碎的家庭裡才會有成長的傷痛
很多頓挫想法、壓抑情緒、損毀自信的教養方式都是成長中的「隱性虐待」透過「心理諮商」把自己愛回來
把傷都清創乾淨了,自然能迎接最適合你的優質男、優質女!
==============================================================
6徵兆判斷你是否被PUA了
關係操控的劇本架構描述到此,邀請你回頭看看自己的感情關係,請問:你被PUA了嗎?
若還難以確定,以下提供這樣的關係中的幾個典型特色,協助你進一步檢視和確認:
1. 覺得對方可以給我所需要的:
如肯定、陪伴、接納、關注、權利、地位、經濟條件、禮物或性等,讓我感到被愛、有價值、有安全感。
因為成長過程的欠缺所需的情感依附經驗,所以缺愛、安全感或物質上的匱乏等,有渴求關係、缺乏自我價值、尋求接納及認同的心理需求。
2. 對方會以威逼或處罰的方式,如指責、講道理、冷暴力或嘮叨、抱怨、哭泣等,讓我在負面情緒壓力下或恐懼失去關係連結下,配合其期待和需求。
3. 對方給我感覺難以捉摸、忽冷忽熱或陰晴不定。此會放大對內在焦慮及恐懼強化渴望的關係回饋而不放棄期待並持續努力。
4. 以愛為名的情緒勒索
如表達類似「我這麼做都是因為太愛妳!」或「妳如果是真心愛我就要做到這些事情」、「妳不乖乖聽我的話就是不愛我」等讓我心生愧疚或自責
而願意配合要求或忍受控制行為。
5. 個人認知被對方操弄而扭曲:關係有問題就是我的問題,或我有問題,關係出現狀況時容易引發自我懷疑。
6. 活在以對方需求所定義之遊戲規則下,於關係中持續退讓與界線失守,最終失去自我。
「被PUA體質」具備3特徵
最後,問自己:我有容易被操縱的體質嗎?
心理学博士及臨床心理醫生哈麗雅特(Harriet B. Braiker)在其著作操縱心理學中歸納被操縱者可能的人格特質,與自己對照一下或許更清楚:
1. 對別人的過度關注:
有取悅別人的習慣和傾向,希望獲得別人的認可和接納
因此習慣做別人認為好的事,也可能經常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拒絕別人會感到內疚,或會想我這樣是不是太自私了。
2. 對自己的過度忽略:
自我意識模糊或對自己無清楚認識,容易不相信自己的判斷與反應或常害怕犯錯。
傾向認為生活並非自己可以掌控,通常是受制於外部因素。
3. 對負面情緒的過度敏感:
為了避免在人際交往中發生衝突和對抗,習慣討好或妥協,因此也易於答應操縱者的要求。
嗅到衝突的可能性時,就可能感到焦慮不安,以屈服與操縱者的要求來解除情緒壓力。委屈求全變成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