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已要求各大宅配業者(例如新竹、大榮、黑貓宅急便等)於配送單記載寄件人姓名、住址及電話,建立明確退款機制。
若包裹外有寄件人電話,直接致電辦理退貨;
若包裹外無寄件人名稱,也可先致電送貨的宅配業者,請【宅配業者給予上一手寄件的電話跟E-mail】或【報案要求警方協助】。
其實詐騙集團於各拍賣平臺開設賣場,接到訂單後,並沒有循拍賣平臺流程出貨,而是從中國出假貨,由○○國際物流公司進行代收款動作。
詐騙業者的訂購資訊同時從拍賣平臺,或要求額外加LINE取得必要送貨資訊,最後消費者收到全是劣質品。
難道消費者都是詐騙集團眼中的代宰羔羊嗎?
其實交通部公路總局已要求各大宅配業者(例如新竹、大榮、黑貓宅急便等)
依規定於配送單記載寄件人(○○國際物流公司)之姓名、住址及電話,並建立明確退款機制。
若包裹外有寄件人(○○國際物流公司)電話,直接致電辦理退貨;
若包裹外無寄件人(○○國際物流公司)名稱
亦無提供電話,可先致電送貨的宅配業者,告知要辦理退貨
請宅配業者給予上ㄧ手寄件人(○○國際物流公司)的電話跟E-mail,然後再致電或寄E-mail,詢問退貨流程。
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提醒您,進行網路購物交易
宜慎選商譽良好之電子商務平臺交易,以維護自身消費權益
若真遭遇貨到付款消費爭議案件
請於7日內向負責運送宅配業者反映
請其配合協助提供寄件人(○○國際物流公司)聯絡資訊,取得資訊後再行持續聯繫,辦理後續退貨及退款事宜。
詐騙集團無所不在,切勿透過群群軟體私下購物,若收到可疑訊息
亦可下載「防詐達人APP」或直接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才能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
衰買廣告不實商品退貨無門?官方要求宅配業者這樣做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312370
類似的情況近來時有耳聞,在一頁式購物網站買到廣告不實的商品卻退貨無門嗎?現在有解啦!
警政署「165防騙宣導」LINE官方帳號指出
最近網路上出現許多一頁式購物網站,在臉書、LINE上面大打廣告
標榜貨到付款、無條件退換貨,用便宜價格吸引大家購買
許多人收到商品後發現廣告不實,想連絡網站客服要求退貨,對方卻不聞不問,導致退貨無門!
不過,現在交通部已經要求各宅配業者
確實填寫賣家資訊,若貨物是從外國進口,也要填寫報關行資訊,讓消費者可追溯。
若碰上貨到付款消費爭議案件,消費者可向負責運送的宅配業者反映,業者將配合協助轉知託運人,辦理退貨及退款事宜,也可向各區監理所站尋求協助。
交通部指出,針對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連署「建請主管機關重視FACEBOOK(臉書)購物詐騙一案,研議如何防制與作為」提案
公路總局已於10月12日邀集相關提案人及業者,對於貨運業者應配合相關防制作為及建立協助處理機制事宜進行研商並獲致共識。
後續除要求各貨運、宅配業者依據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18條規定
確實於貨物配送單填寫託運人公司及商業登記完整名稱、地址、電話等資料外
如果遇到貨到付款消費爭議案件,應協助消費者向託運人辦理退貨及退款事宜,同時並請業者加強過濾信譽不佳託運人,落實源頭管理,以維護消費者權益。
交通部也呼籲,消費者進行網路購物交易,應該要慎選商譽良好的電子商務平台交易,以降低被詐騙的風險
如果還是不幸遇到貨到付款消費爭議案件
可向負責運送的貨運、宅配業者反映,相關業者將配合協助轉知託運人辦理退貨及退款事宜,如需進一步協助者,也可向公路總局各區監理所(站)洽辦協助。
簡單來說
1.馬上通知【 物流貨運公司 】,馬上攔截【錢】,他們不會馬上把錢會過去給賣家!
假如打不通&沒接電話<=(我阿姨就遇到這種狀況...可以的話,直接去物流公司攔截,不方便的話,去警局備案!!)
2.最好...網路截圖+一頁式廣告+任何平台+簡訊+LINE...之類=通通都【截圖+存證=蒐集證物】
3.
【 1 6 5 】
【 到警局報案 】
【 公路總局各區監理所(站)洽辦協助 】
=============================================
P.S:
就算是【 貨到付款 】一樣會被詐騙!!!
某位親戚阿姨就遇到【 貨到付款 】的問題
一打開是假貨
連續打電話好幾天給物流貨運人員跟公司都沒有人接聽...
看來貨款來不急被攬堵了...
不懂物流公司為什麼要幫賣家做壞事
( 這樣算是共犯又沒有好處,為什麼要這樣?! )
無法理解
之後,看阿姨要不要報警之類...
( 沒追問後續問題 )
============================================
財政部關務署為推動跨境消費實名認證作業
推行「EZ WAY易利委」APP
以減少報關行虛偽報關情事,降低貨到付款詐騙暨爭議案件。
上揭APP可於1分鐘內完成實名認證,並綁定個人個資,經註冊後,該APP將主動通知
民眾可透過APP檢視報關資料後
以手機一鍵回復「確認報關委任」、「遭冒名報關」或「遭虛報貨物、價格、數量或其他」
簡單處理報關委任授權問題,具保護民眾個資、降低報關委任法遵成本,及防止不肖業者冒名及虛報等多重效益。
另民眾收到商品拆封,驚覺遭受詐騙時
亦可立即下載該APP註冊
查詢3個月內以其綁定「手機門號」或「身分證號」申報進口之報關資料。
若民眾仍有疑慮
請其聯絡關務署通關業務組進口業務科洽詢
( 聯絡資訊:02-25505500#2539 )
關務署透露民眾兩招,在社群網站購買物品,採用貨到付款的方式,發現被詐騙情況的因應方式。
一,以貨運宅配的方式取貨:
民眾可以立即(最好不要超過7天)向貨運宅配業者反映
相關業者可以反映給托運業人辦理退貨或者退款事宜
如果還需要進一步公路總局各區監理所洽辦協助
若確認為網購詐騙案件,可向警察報案。
二,超商取貨:
如果是超商取貨就比較麻煩一點
因為超商業者並不負責後續的反應和辦理事宜
所以民眾如果想要在社群媒體跨海買東西
建議先下載好「易利委 EZWAY」實名認證APP
並且完成手機門號及個人真實身分資料實名認證完畢
如果發生問題時
就可以知道報關業者是誰(攬貨人)可以直接找攬貨人聯繫,進一步追回款項。
========================================================
海外消費糾紛怎處理?
Q&A懶人包中市府替您整理
〔我在臉書跟賣家買鞋,收到貨發現鞋子尺寸不對要退貨,用國外業者所留e-mail聯繫退貨,業者說好,但拖了1個多月還沒退,怎麼辦﹖〕
〔跟國外飯店訂房,現在因為疫情航班取消沒辦法出國,國外業者不退款怎麼辦﹖〕
現代人不分年齡層,使用手機上網購物是件非常稀鬆平常的事。
也因為網路無國界,加上科技進步,民眾下單購物相當方便。
但是,當下單之後
遇到「因疫情國外航班取消不退款」、「購買貨物有瑕疵」、「物品不合用」、「一直未收到貨」
甚至「根本聯絡不上賣家」、「賣家電話是空號」等種種未預期的消費問題,您要怎麼辦?
難道只能錯愕、心有不甘,最後認賠了事?
臺中市政府法制局針對這些國外旅遊消費
使用網購涉及境外業者等所衍生的「海外跨境消費糾紛」
特別整理出「跨境消費處理機制Q&A」懶人包,置放於
臺中市政府消費者保護園地網站
(網址https://www.consume.taichung.gov.tw/)
及臺中市政府法制局臉書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CCGLAB/)
提供民眾參考。
因為跨境消費牽涉到業者所在地國家的法令適用問題
而各國有關消費者保護的法令內容不一,與我國規定也不盡相同
當遇到跨境消費糾紛,若堅持訴諸法律請求賠償,不但要花上許多時間、精力及金錢,還不見得能得到期待的結果。
所以,建議消費者考慮要用何種管道救濟時,要先想清楚要對業者提出的訴求
(例如:退費、減價或補償措施等)是什麼?
儘快與業者直接聯繫溝通,讓業者有機會處理或彌補因交易疏失引起的誤會或過失;
若業者拒絕或不予理會,建議民眾再尋求第三方協助,才能省時省力。
跨境消費的救濟管道有以下幾種:
(一) 向國際組織「跨境消費爭議處理網」eConsumer.gov申訴
(二)向企業經營者所在國家機關或單位尋求救濟
(三)尋求國內消費者保護團體協助。
其中,與韓國業者的消費糾紛
除可向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及社團法人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請求協助外,也可直接向行政院消保處申訴。
若是中國大陸地區的旅遊消費糾紛,是由旅行社辦理的團體旅遊,可向交通部觀光局或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申訴
但若不是旅行社辦理的旅遊部分,則是由大陸委員會受理後,轉請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協調大陸地區的海協會協助處理
至於大陸地區旅遊以外的其他消費爭議,則可透過海基會提供協助,或自行向中國消費者協會、香港或澳門消費者委員會提出申訴。
有部分詐騙網頁是留空號的電話號碼或空屋地址,作為聯絡資訊。
所以
呼籲民眾在進行網路交易前,應先查認業者在國內的聯絡地址是否為真
業者如果只留電子信箱、LINE帳號作為聯絡方式,或要求以LINE等通訊軟體私下交易,建議不要購買為宜,避免事後求償無門。
若想確保商品品質
可以找在國內有營業處所的電商或實體商家
實際檢視商品後再消費,交易才較有保障。
此外,民眾有任何消費問題
可以在平日上班時間(每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至12時、下午1時至5時)
利用市話或手機撥打全國性消費者服務專線「1950」(付費電話)
或04-22289111分機23800,有專人提供諮詢服務
也可以上臺中市政府消費者保護園地網站或法制局臉書,瞭解最新的消費訊息。